admin 发布的文章

湿疹准确来说,是一种形态学上的症状的表述。指的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这种液体的渗出,大概就是湿疹名字得来的重要原因。其特点有多形性皮疹,倾向湿润,对称分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自觉剧烈瘙痒。

湿疹按照不同的情况可根据表现分为:

1.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湿疹 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 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湿疹这是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在婴幼儿身上,极少数成年人也可能患上。湿疹除引起大红疹外,还伴有瘙痒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湿疹积极治疗,正确护理。

1、不要刮患处

湿疹会带来强烈的瘙痒感,所以很多人会忍不住搔患部。没想到,这种行为不仅会使湿疹更加严重,表皮受到刺激越来越痒,而且湿疹范围扩大,皮肤增厚粗糙苔藓。另外,刮破皮肤后容易引起感染,也会引起其他疾病。

2、避免药物滥用

湿疹长期、易复发,部分患者相信会突然用药、滥用药物,但实际上这些方法没有效果,反而加重病情,湿疹患者不得随意用药。

3、停止用肥皂清洗

湿疹是一种特别害怕刺激的皮肤病,患有湿疹的患者不能用肥皂清洗。用肥皂清洗,表面上皮肤看起来很漂亮,其实肥皂里的碱性物质刺激皮肤,使皮肤更加干燥,瘙痒症状加重。

4、不要太频繁洗澡

保持皮肤表面清洁,确实有助于湿疹的康复,但过度清洗会使皮肤敏感,湿疹更严重,湿疹患者不宜经常洗澡。一般最好一天洗一次澡,或者每隔一天洗一次澡。

5、避免高温烫手

为了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有些患者尝试用热水烫或热风来代替瘙痒感。该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减轻瘙痒,但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红肿加重,严重时引起渗出液,最终加重病情,患有湿疹应避免高温洗涤。

说到湿疹大家都不陌生,湿疹的发病几率是比较的高的,湿疹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如果不能很好地调理的话,很容易演变为慢性湿疹,对我们的生活、健康的影响更大。

如何预防?

0 1

找准病因,及时就医!

由于湿疹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皮肤炎症,其发病机制也比较复杂。如果不了解病因而盲目进行治疗,就会导致湿疹反复发作。所以找准诱因是关键,有湿疹一定要及时治疗。

0 2

皮肤很脆弱,不要对它进行二次伤害

湿疹一旦发生,作为患者,要尽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开水冲洗、肥皂擦洗,以免加重湿疹的病情。饮食上也建议大家忌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的食物,常食健脾除湿的药膳,如冬瓜莲子汤、绿豆汤等。

0 3

作息要规律,熬夜伤不起

要注意不要熬夜!熬夜对身体的伤害不言而喻,熬夜会引发很多疾病,何况是小小的湿疹呢?很多皮肤病都是因为熬夜问题。晚上10点之前放下手机,放下思绪,安然入睡吧~

慢性湿疹是一种非传染性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多因素作用。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慢性湿疹的诱发因素:

遗传因素:遗传易感性是慢性湿疹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较高。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可以加重湿疹症状,其中包括免疫反应的过度活跃或不足。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湿疹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通常受损,导致湿疹易受刺激物质侵入和脱水。湿疹者皮肤中角质层脂质减少,并存在表皮屏障异常。

天气条件:干燥的天气和低湿度环境可以使皮肤失水,增加湿疹的发作。

物理因素:如摩擦、磨损或过度清洁皮肤,以及长时间接触热水、冷水、纤维质材料、某些固体物质等,都可能激发或加重湿疹。

食物过敏与敏感:某些食物过敏或食物敏感可能诱发或使湿疹恶化。常见的过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大豆、贝类、坚果等。

粉尘螨及宠物皮屑:部分湿疹患者对粉尘螨、宠物皮屑等室内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

精神压力:长期或过度的精神压力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症状。

过敏性湿疹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皮肤疾病,给患者带来不小的烦恼。治疗上,建议先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并且结合下面一些注意事项:

1.避免食用过敏原物质:比如,螃蟹、虾、奶制品、鸡蛋、花生、草莓等都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的原因。建议患者先了解哪些食物会导致过敏,使用药物之前尽量避开这些食物。

2.避免过度清洁皮肤:洗澡时使用过于刺激性的沐浴露,可能会让皮肤更加干燥,引起过敏。建议患者选择温和的沐浴露,选择水温不高于40℃,洗澡时时间也不要过长。

3.适度使用药物:如果患者症状轻微,可以使用药物

4.保证适量睡眠: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加速肌肤老化,同时增加皮肤敏感性。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建议每晚睡眠7~8小时。

5.减少紫外线侵害: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容易引起皮肤干燥,从而促进过敏的发生。在炎热季节,建议患者减少进出室外的次数,同时适当涂抹防晒霜等防护措施。